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返回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卓越,应用范围广泛。然而,弥合小面积和大面积(>1 cm2)器件之间的功率转换效率差距仍面临重大挑战,这为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带来了巨大的障碍。鉴于此,2025年4月17日武汉大学柯维俊于Nature Nanotechnology刊发吡拉西坦塑造宽带隙钙钛矿晶体用于可扩展的钙钛矿叠层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一种专门针对宽带隙钙钛矿的晶体改性剂吡拉西坦,它能够均质化顶部宽带隙子电池,并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大面积叠层太阳能电池。吡拉西坦含有酰胺和吡咯烷酮基团,能够初步调节钙钛矿成核,从而形成大尺寸晶粒、择优 (110)取向、增强的结晶度和均匀的光电特性。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它进一步消除了残留的PbI2,并促进了在晶粒边界和表面形成一维(Pi)PbI3(Pi=吡拉西坦)钙钛矿纳米针。因此,单结1.77 eV带隙太阳能电池的认证开路电压为1.36 V,效率为20.35%。此外,单片双端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孔径面积分别为0.07 cm2和1.02 cm2,效率分别为28.71%(稳定 28.55%,认证28.13%)和28.20%(稳定28.05%,认证27.30%),表明从小面积转换到大面积设备时 PCE 损失最小为 0.51%。此外,吡拉西坦在不同钙钛矿组分中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将单结1.56 eV带隙对应物的效率从23.56%提升至25.71%。因此,该方法为可扩展且高效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主办单位:辽宁优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2023003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