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于高效叠层光伏至关重要;然而,其性能和稳定性仍面临挑战。鉴于此,2025年10月6日南洋理工大学Annalisa Bruno于AEL刊发利用表面和体钝化协同作用增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这项工作证明了4-氟化苯乙基碘化铵(F-PEAI)在 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双重钝化作用。利用基于物理的建模和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的贝叶斯分析,首次证明可以识别钝化层(体相或表面)的作用,而这在实验分析中很难区分。F-PEAI渗透钙钛矿层,减少了缺陷,抑制了卤化物偏析,并改善了电荷传输。这使得带隙为1.7 eV的F-PEAI钝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最高的功率转换效率为20.6%,而1 cm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18.24%。未经封装的F-PEAI处理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惰性气体和高温条件下,1000小时后仍能更稳定地保持其初始效率。这些结果强调了贝叶斯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协同作用,揭示了F-PEAI在实现更稳定、更高效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独特作用。
主办单位:辽宁优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2023003043号